技术规范
地理标志产品 南丰蜜橘
地理标志产品 南丰蜜橘
(GB/T 19051—2008 代替GB 19051—2003)
0000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丰蜜橘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南丰蜜橘。
000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210 出口柑橘鲜果检验方法
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B/T 10547 柑橘储藏
GB/T 12947 鲜柑橘
GB/T 13607 苹果、柑橘包装
NY 5014 无公害食品 柑橘
NY/T 5015 无公害食品 柑橘生产技术规程
00001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见附录A:南丰蜜橘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00001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000014.1 南丰蜜橘 Nanfeng Orange
产于本标准第3章范围内。果形扁圆形,色橙黄或黄色,具有皮薄、肉质柔嫩、多汁、酸甜适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少核或无核等特色。属宽皮柑橘乳橘类小果型品种。
000014.2 斑疤 speck
指已愈合的病虫危害和生理病害、机械伤造成的果皮斑纹,如:网纹、锈壁虱褪色斑等。
000014.3 串级果 neighbol grade 米ixed
指相邻两级大小的果实,其混杂程度用百分率表示。
000014.4 隔级果 neighbol grade setlided
指不相邻级别大小的果实。其混杂程度用百分率表示。
000015 要求
000015.1 种植环境
000015.1.1 气候:年平均气温18.3℃,大于或等于10℃年有效积温5500℃以上,最冷月均温6.1℃,极端低温-7℃以上,历年平均极端低温在-4.7℃。
000015.1.2 土壤:壤土、砂壤土和红色砂岩、紫色泥页岩、紫色砂岩、第四纪红粘土、河流冲积物等成土母质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壤,均宜南丰蜜橘种植。
000015.2 果树特性
a) 树体:常绿乔木,树势强,树冠呈自然圆头形,主枝开张。成年树树高3.5米~4.5米,冠径4米~5米,最大可达7.6米。
b) 枝梢:一年可抽发三次枝梢,按发生时间依次分为春梢、夏梢、秋梢。春梢抽发整齐,数量多,节间短,一般长5厘米~10厘米;夏梢抽发不整齐,枝条粗,节间长,叶片大,一般长20厘米~30厘米;秋梢长度、粗度和叶片大小介于春梢、夏梢之间,一般长约15厘米~25厘米。
c) 叶片:单身复叶,翼叶小,叶柄较短。春叶狭长椭圆形,叶缘锯齿较浅,叶片小,平均长5.6厘米,宽2.7厘米,厚0.025厘米;夏叶广椭圆形,叶缘有明显波纹,皮端钝,叶片较宽大,平均长7.8厘米,宽4.3厘米,厚0.033厘米;秋叶形状、大小介于春、夏叶之间,平均长5.8厘米,宽3.4厘米,厚0.030厘米。
d) 花:单生,完全花,花形小而具浓香。花蕾长椭圆形,水平花径2.2厘米~2.5厘米,花萼深绿色,5裂~6裂,具油腺。花瓣5片~6片;乳白色,舌形。雄蕊20枚左右,花丝长短不一,下部粘合成4组~5组。柱头扁圆形,具粘液,与花丝等高。
e) 果实:果实扁圆形、色橙黄或黄色,横径30毫米~50毫米,属小型果。果顶平圆微凹,果顶基部亦微凹入,常有放射沟4条~6条。果面平滑,有光泽,油胞小而密,一般平滑或微凸。果皮极薄,组织细密,厚约0.15厘米,柔软有韧性,易与果肉分离;囊瓣9片~12片,弯月形;中心柱小,空虚或半空;汁胞纺锤形、橙黄色,质脆嫩,果汁多,味浓甜,具香气;少核或无核。
f) 物候期:3月上旬春芽萌动,4月上、中旬始花,4月中下旬盛花,11月上旬果实成熟(早期南丰蜜橘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
g) 抗逆性:抗逆性强,易感染疮痂病,对溃疡病有较强的抵抗力,有生理裂果现象。
000015.3 苗木繁育
000015.3.1 砧木苗培养
a) 采种和播种:选优良的枳壳砧种,9月下旬~10月上旬采种,于12月上、中旬冬播或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春播或6月下旬至7月采嫩籽及时播种。
b) 苗圃管理:3月~4月在枳壳高10厘米左右进行移栽,行距15厘米,株距6厘米。适时中耕除草、勤施薄施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c) 嫁接:凡生长发育充实的春、夏、秋梢,均可用作接穗。接穗宜从品质优良、丰产性能好、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成年母树上采集。嫁接方法有切接法、芽接法、腹接法等。
000015.3.2 嫁接苗培育
及时解膜、剪砧、除萌;勤施薄施追肥;及时病虫害防治;圃内整形,在春梢超过15厘米时摘心,促发夏梢,苗高在40厘米~45厘米时剪顶,以促发分枝,在离地25厘米以上不同方位选3个~4个壮梢留作主枝,其余全部抹除。
000015.3.3 苗木出圃
嫁接苗木达到表1规定时出圃。
表1 苗木规格
级别 | 苗高 ≥(厘米) | 苗粗 (嫁接口以上3厘米处) ≥(厘米) | 分枝数(苗高25厘米以上处)≥(条) | 骨干根长度≥(厘米) | 分枝长度 ≥(厘米) | 根系 | |
侧根数量 ≥(条) | 须根 | ||||||
一级 | 45 | 0.6 | 3 | 15 | 20 | 3 | 发达 |
二级 | 45 | 0.5 | 2 | 15 | 15 | 2 | 较发达 |
000015.4 栽培技术
000015.4.1 栽植
选择土层深厚1米以上,肥沃疏松;地下水位1米以下;保水保肥力强;pH5.5~6.5;近水源,交通方便;土质壤土、粘壤土、沙壤土的园地种植。栽植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中旬春植和10月上、中旬秋植。栽植密度株行距3.5米~4.5米×4.5米~5米,亩植33株~42株。亦可实行计划密植和宽行密株栽植。
000015.4.2 整形修剪
通常采用自然园头形和自然开心形。修剪以解决通风透光和调节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为原则。运用抹芽、摘心、拉枝、扭梢和短截、回缩、疏枝等修剪方法,使树冠枝梢稀密适度、分布有序,形成丰产稳产的良好树冠结构。修剪时期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
000015.4.3 土肥水管理
幼龄橘园行种植夏季绿肥和冬季绿肥。如橘园种植间作物,秸秆必须还园。8月下旬~11月中旬进行深翻扩穴,改良土壤。
幼龄树追肥在2月下旬~8月上旬进行,促发春、夏、秋三次梢,使迅速形成树冠。结果树追肥年施肥4次。春肥在春梢萌发前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的15%~20%。夏肥在5月中、下旬施入,施肥量占10%~15%。秋肥在7月中旬秋梢抽发前施入,施肥量占40%左右。冬肥在11月上、中旬采果前后施入,施肥量占30%~35%。幼龄树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5:0.5左右;成年树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6:0.8左右。花期和幼果期应进行硼、锌、钼等微量元素的根外追肥。
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做好树盘覆盖、适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
000015.4.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手段的综合应用。着重防治疮痂病、黑点病、炭疽病、红蜘蛛、锈壁虱、蚧壳虫、潜叶蛾、橘蚜等的病虫害。要掌握适期喷药,科学合理用药,治早、治小、治了。农药使用准则按照NY/T5015实施,采摘前30天,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000015.4.5 防止冻害
新建橘园要营造防护林。对未设防护林的橘园要补植防护林,或冬季在风口、西北向加设临时性风障。冬前,要做好主干刷白、包草、培土,小树搭三角棚,中等树束枝和树盘覆盖保护,同时,做好冻前灌水和喷施叶面抑蒸保温剂,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来临前熏烟防冻,雪后摇落冰雪,冻后护理等工作。
000015.5 规格
按照果实大小分为两个包装等级规格,即把果实横径在30毫米~50毫米范围内划分为S、L两种规格。大于50毫米的果实和小于30毫米的果实降一个质量等级对待,装箱时果实大小不能超过10毫米而混装。
表2 果品规格
果品规格 | S | L |
果实横径(d,毫米) | 30 ≤ d < 40 | 40 ≤ d ≤ 50 |
每个规格按质量等级又分为优级果、一级果、二级果三个等级。
000015.6 质量等级
000015.6.1 分级
分为优级果、一级果、二级果,见表3。各级果实要求完整新鲜、果面洁净、风味纯正。
表3 质量等级
等级 | 要求 |
优级果 | 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实高度着色,固形物11.5%以上,风味纯正,香甜可口,疮痂最大的不得超过3毫米。斑疤总计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3%。不得有碰压伤和其它伤害。到达目的地轻微枯水果不超过1%。 |
一级果 | 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实良好着色,固形物11.0%以上,风味纯正,香甜可口,疮痂最大的不得超过4毫米。斑疤总计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5%。不得有机械伤或其它伤害。到达目的地枯水果不超过3%。 |
二级果 | 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面尚光洁,果实基本着色,固形物10.5%以上,风味纯正,香甜可口,疮痂最大的不得超过5毫米。斑疤总计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10%。不得有严重的机械伤或其它伤害。到达目的地枯水果不超过5%。 |
000015.6.2 允许度
考虑等级质量之间出现的差异性,其允许差异限制在下列范围之内。
000015.6.2.1 等级差异
串级果不超过10%,隔级果不得有。
000015.6.2.2 腐烂果
优级、一级要求产地不允许有,到达目的地不超过3%,重伤不超过1%。二级要求产地不超过1%,到达目的地不超过5%。
000015.7 感官特性
果实扁圆形、橙黄色或黄色,果顶平圆微凹,果实横径30毫米~50毫米,果皮香味浓,皮薄,少核或无核,酸甜适口,肉质柔嫩.
000015.8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4要求
表4 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可食率,% ≥ | 70.0 |
可溶性固形物,% ≥ | 10.5 |
总酸(以柠檬酸计),% ≤ | 1.1 |
000015.9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GB/T 12947中4.5条有关规定。
000016 试验方法
000016.1 取样方法
按GB/T 8855有关规定执行。
000016.2 果实规格
用分级板检验。分级板的眼洞,按本标准所列规格制作,眼洞直径分别为φ3.0厘米、φ4.0厘米、φ5.0厘米。
000016.3 感官特性
将样品放于洁净的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形状、颜色、光泽和果实的均匀程度,并品尝。
000016.4 质量等级
按照分级条件逐个检查,依级别分开,检查完毕后,清点各类级别果实数,计算各级所含百分比,按分级原则归等分级。
000016.5 理化指标
000016.5.1 可食率
按GB/T 8210规定执行。
000016.5.2 可溶性固形物
按GB/T 8210规定执行。
000016.5.3 总酸
按GB/T 8210规定执行。
000016.6 卫生指标
按GB/T 12947第5.3条规定执行。
000016.7 检验期限
货到产地站台24h以内检验,货到目的地48h以内检验。
000017 检验规则
000017.1 组批规则
同一单位、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包装、同一贮藏条件的南丰蜜橘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000017.2 抽样方法
按GB/T 8855规定执行。
000017.3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内容包括感官、净含量、包装和标志等。
000017.4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条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b)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000017.5 判定规则
000017.5.1 感官要求的总不合格品百分率不超过7%,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均为合格。
000017.5.2 感官要求的总不合格品的百分率超过7%,或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标志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000017.5.3 对包装、缺陷果容许度检验不合格者,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后申请复检。
00001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000018.1 标志
在外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南丰蜜橘)、产地、果实规格(S 、L)、果品等级(优级、一级、二级)、净重(kg)、装箱日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执行标准编号、小心轻放、防晒防雨警示等内容。
000018.2 包装
按GB/T 13607有关规定执行。
000018.3 运输
000018.3.1 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
000018.3.2 堆放
按NY 5014第8.1.1条有关规定执行。在运输途中必须合理装卸和堆放。在通风、防晒和防雨的设施内,以品字形堆放为佳,且堆放不宜过高,应保留良好的通风道。
000018.4 贮藏
在常温下贮藏按GB/T 10547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