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推荐

南丰傩舞将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

  10月31日,在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傩神庙前,正在举行“《傩情》走进国家大剧院”临行前的最后一次预演。身穿艳丽服饰的“开山”手拿“开山斧” 、面带脸谱、头带白丝巾,随着锣鼓声的高低起伏,动作时而舒缓,时而刚劲有力。“纸钱”、“雷公”、“婆”、“钟馗醉酒”、“双伯郎”、“祭刀” 等相继上场,古朴、粗犷的舞蹈风格场场震撼。为进一步提升南丰舞文化影响力,推进舞文化繁荣发展,11月7日晚,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班联合主演的第九届“春华秋实”展演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品—《傩情》将走进国家大剧院参加演出。这既是抚州市继乡音版《临川四梦》进京演出后的又一次文化盛事,也是该县农民班进京演出宣传南丰特色文化的一件大事。

  南丰舞,俗称“南丰跳”,因其动作简朴、刚劲,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又因其表演形式只有肢体动作,又被称为“哑傩”,伴奏也是最原始的鼓和锣。1996年,江西省南丰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舞之乡”称号。2006年5月,南丰舞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南丰全县共有班139个、舞艺人2000余人,其中又以三溪乡石邮村的傩舞最负盛名。据三溪乡干部吴应龙介绍,石邮舞每代传承人只有8位,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年龄小的才十几岁,他们都以“伯”称呼,最早进班的称为大伯,以此类推,二伯、三伯……至八伯。加入班者不能随意退出,除非生老病死,才能找人替补。另外,替补者除了要十分虔诚外,还要热爱文化,且有一定的舞表演天赋。据了解,石邮村的傩舞已经多次走出国门,舞向世界,并获得国内外大奖。